寫在臺灣光復節:轉型正義應落實在人民生活的每一天

【寫在臺灣光復節:轉型正義應落實在人民生活的每一天】 翻查我國內政部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,今天10月25日 是所謂的臺灣光復節,政府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4 5年10月25日中華民國政府從日本接收台灣統治,收復 故土因而稱為「光復節」,這樣的歷史詮釋在當今社會仍有 許多不同意見與討論,牽涉到台灣民眾如何看待自身、家國 、台灣主權的問題。 今年228適才發生民眾於桃園慈湖陵寢對蔣中正棺柩潑灑 紅漆事件,在其他縣市也發生蔣中正銅像遭斷頭或潑漆之情 事,藍綠政權對相關事件皆各取所需、相互攻訐,把此議題 當作政治提款機相互利用。 很多桃園市民都知道,桃園市政府正門口大廳就擺放著一尊 蔣前總統坐像鎮守桃園,即便民進黨執政也未移除,然而朱 梅雪認為主管機關門面實不適合放置個人崇拜的政治印記, 應該將桃園市政府門口之蔣中正銅像遷移至大溪慈湖園區, 並更名為「兩蔣時期歷史教育園區」既有人權歷史教育內涵 亦可維持觀光效益,也可避免藍綠政黨無止盡的意識形態操 作。 「兩蔣時期歷史教育園區」透過園區設計台灣地圖並將銅像 註明原擺放對應地點、銅像修復維護保存、開放歷史檔案等 方式,將政治、藝術、美學、歷史、生活等多元元素融合常 設展或特展,豐富園區內涵帶動觀光與肩負歷史文化教育責 任。 轉型正義要落實在人民生活的每一天,身為桃園市長能夠做 的還有,還原更多在桃園境內受苦受害人民的的歷史經驗, 讓世人記取教訓避免再犯,我主張應設立RCA職災工人紀 念館、消防員殉職紀念碑、關廠工人臥軌紀念碑。 【轉型正義,基層實踐】朱梅雪主張: 1. 將桃園市政府蔣前總統銅像移至大溪慈湖,並更名、建置為 「兩蔣時期歷史教育園區」、開放歷史檔案,肩負歷史文化 教育責任亦持續推展觀光。 2. 建立關廠工人臥軌紀念碑、RCA職災工人紀念館、殉職消 防員紀念碑,還原曾經在桃園受苦難的人民經驗,記取教訓 ,避免重倒覆轍,轉型正義不要再假促進,要落實在基層人 民生活每一天。